您好,成都市蜀锦工艺品厂欢迎您! 首页| 关于我们
028-87039322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新闻 >> 每天焦点

蜀锦发展沿革(二)

时间:2019-06-04    点击量:3625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此时,蜀锦的生产行业在几乎全部停业的情况下,由政府牵头在川主庙(现成都南府街小学),把部份失业工人组织起来,组成了十来家丝织联营社,每家联营社,由作坊老板集资经营。由于蜀锦产品它自身的价值比较高,属高档消费品,当时一般平民百姓购买力还很低,蜀锦产品销路受到严重影响,作坊老板纷纷抽走资金,联营社艰难地维持了一年多。到了1951年政府提出“工商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等一些安邦定国方针,这时由青羊工会大组的失业工人,在青羊横街茶馆聚会,商谈建厂发展蜀锦生产。大家一致委托工会大组组长杨忠同志、向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厂提案,在成都市第六区政府的帮助下,借用草堂附近的瘟祖庙(即原蜀锦厂址)组织生产自救。1951年3月,在丝织业基层工会出面调解下,以杨忠、吴德荣、刘本和、林仲武、刘玉州等为代表的47名蜀锦工人与原蜀锦作坊的老板解除了劳动关系,自己当家作主,将资方老板付给工人们的解雇金作为建厂资金,同时又从资方借来18台手工木机,组建了“成都市丝织业工人临时自救工场”。1951年5月13日,举行开工典礼,当时的六区工会办事处,西区分工会丝织业基层工会的代表到会祝贺。这一天,标志着蜀锦工人的新生,这就是成都蜀锦厂的前身。

“丝织业工人临时自救工场”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蜀锦工人的热情,他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精神,平整土地,推倒了菩萨,修起了简易厂房,一步一步地使木机运转了起来。白天工人们战斗在织机旁,夜晚伴睡在机脚边。工人们再苦再累也心甘,他们说“自救工场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呀!”

1951年9月28日,由于丝织业工人自救工场人员不断增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成都市丝织生产合作社”。其资金来源:地政局拨地33亩,合人民币4000万元(注:当时的一万元折合现币一元);建设局拨款6000万元;劳动局拨给大米17万斤,折合人民币1.0149亿元;市联社拨款7379万元;自救工场股金549万元。合计2.8077亿元。(注:当时的一万元折合现人民币一元)为了建设,全体社员自愿三个月不领工资,到1952年末,合作社有职工164人,手工织机72台,年产丝绸31565米,工业总产值84000元,利润2400元,固定资金15200元,流动资金21000元。主要生产品种有素缎、朵花缎、民族缎、窄幅被面及毛主席像、抗美援朝、打虎等图案的产品。产品销路统一由市百货公司包销,原料由市蚕丝公司供应,这个时期是蜀锦生产发展得最快的时期。成都市先后成立5个丝织生产合作社,社与社之间相互比赛技能,评比产品,争当先进,成都市丝织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在全市锦缎业中树立了一面旗帜。

1954年,社员分了劳动返还金,工人的月工资由1952年的8元增加到了26元,合作社修起了第一幢一楼一底职工宿舍,使用了电灯,举办了工人夜校,开展了一些适合工人的文体活动。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职工人数发展到266人,年产丝织品13.2万米,工业总产值48.4万元,实现利润1.46万元,上交税利2.2万元,产量是1952年的4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购买力不断提高,丝绸产品的供应量与落后的生产力已经很不适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合作社党支部向全厂职工发出了“木机改电机”的技术改革号召。当时生产用的木机是“康熙年制”,不仅原始,而且劳动效率相当低。本机基本上是竹木结构,体积大,生产蜀锦需要两人同台操作,机头部分置于坑中,机前操作工人半身入坑,另一个在上提花,两人必须配合默契,每投一梭纬线需耗用几十公斤臂力,劳动强度相当大,而生产的产量却很低,每台机器每天也只能生产2至3米。要改革这种木机已成为蜀锦人的一致心愿。

1957年,时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玉洲带领部份职工,不辞辛劳,大胆革新,先后改进了由“手丢梭”改为“手拉梭”、“竹木织绸机”改成了“铁木电动织机”。电动织机的问世,第一次取代了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木机的古老落后生产方式,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每台电动织机的产量是木机的10倍。为了进一步全面发展蜀锦,研究蜀锦,1957年8月,在省、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有6人参加的蜀锦实验研究所。

1958年成都市手工业管理局创办了“成都市工艺美术学校”培养丝绸设计人员。是年7月,成都市丝织生产合作社更名为地方国营成都蜀锦一厂。这一时期蜀锦一厂提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充实和丰富蜀锦原有特色”的号召,加强了设计和技术管理机构,组织设计和技术人员对蜀锦产品进行系统发展、搜集、整理,生产出了深受群众欢迎的“龙凤”、“凤穿牡丹”、“白鹤闹松”、“龙凤呈样”、“双狮戏球”、“天女散花”等具有民间神话传说图案的衣料、坐垫,恢复了84种图案,新旧品种有13个,各种花色近110种。

“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蜀锦的生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由于人们的“极左思想”,蜀锦工人很多加入到了大炼钢铁的热潮中,这时候的蜀锦厂“生铁”产量增加了,蜀锦产品减少了,产品的质量也不断地降低,工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边上班织绸,一边下班后种菜。由于外部环境干扰,企业内部的管理无人过问;产品质量的下降,加上市场购买力降低,蜀锦产品一度出现滞销。

1962年人民日报《严格检验制度》社论发表,是年5月,市联社狠抓了各厂检验人员的职责和职权范围,根据8月中纺部“关于丝织物品种整理的初步方案”,蜀锦厂从上到下又把产品质量重视起来。此时市手管局生产科、市纺织联社组织有关人员专门到厂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提高产品质量的会议,提出了很多解决质量问题的办法。调查组和工厂共同向上级写出了《关于蜀锦生产问题的调查和更新设备的意见》,请求发展蜀锦的意见,被准予列入市纺织联社三年规划。

由于上级政府的重视,蜀锦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1963年织造二车间竣工投产,1964年织造三车间开始修建。1965年,职工人数增加到了440人,已有织机101台、产量45万米,工业总产值145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上交税利25.5万元。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3日成都市轻化工业局根据省、市委的指示,对所属企业生产的品种、名称、造型、题词、图案等五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清理,凡是带有封建色彩,一律不得生产。当时蜀锦厂就清理出一半以上的产品,属于不能生产的。“破四旧、立四新”,把成都蜀锦厂名也当成四旧破了,改名为“成都东风丝织厂”。由于动乱年代无政府主义泛滥,工厂管理十分混乱,几乎全部停产,只生产一些衣服布料和被面之类品种。至1968年全厂停产。

持续停产后果就是工人领不到工资,在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劝说和讲解下,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七十年代后,政府对蜀锦产品的恢复和发展非常重视,实行减免政策,实施技改,几次由纺织部审批蜀锦厂技改方案,国家拨专款对工厂技术改造工程给予投资。1975年蜀锦厂技改增加织机112台,修建车间7690平方米,国家拨了专款203万元。1980年,国家拨款37万元,改造落后设备。1983年6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经技[1983年]436号文批准,蜀锦厂第二期技改项目,总投资238万元,增加织机160台,修建车间7263平方米。通过一、二期技术改造工程的竣工投产,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条件改善了,过去阴暗低矮的茅草棚被宽大明亮的厂房所取代,陈旧设备全部换成现代化纺织机器,一些长期依靠手工操作的落后工序也实现了机械化。技改前蜀锦厂的固定资产原值只有201万元,两期技改后工厂的固定资产增加到1000万元。蜀锦产品的年产量从80万米增加到250万米。产品一等品率从51%上升到90.53%。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推进,蜀锦厂进行了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干部制度、定额成本管理和经济承包责任制改革。企业的各项改革紧紧把握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产出的方向,使工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增涨。改革开放前,蜀锦厂年利润只有13万元,到了1986年利润上升到145万元。出口创汇从1977年的14.7万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450万美元。

1988年工厂又实施了总投资440万元的第三期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后,生产设备主机达到484台,年产各类丝绸近500万米,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

90年代初工厂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了两家合资缫丝厂(即金堂玉锦丝厂、南溪丝厂)一家织绸分厂(锦文织绸厂)一家中外合资织绸厂(成都通达丝织品有限公司)。另投资300万元建了两家中外合资服装生产线,即蜀港服装有限公司和锦达服装有限公司。这时蜀锦厂已是一个集缫丝、织绸、服装一体的企业集团。整个集团年缫丝120吨,织绸500万米,服装200万套。职工总数3500人左右(总厂2106人,分厂1000多人),年生产总值已达9000多万元,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在成都市丝绸公司主管二十一家下属企业中成都蜀锦厂是最大一家企业,也是市经委管辖的中型企业。蜀锦厂的迅速发展,一方面靠全厂职工从上到下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靠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

1978年10月13日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到厂视察,鼓励工厂多生产出口产品,并指示成都市要扶持蜀锦的发展。

1980年元月20日,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市委书记杨以希到蜀锦厂视察。

1981年元月29日,四川省委副书记许梦侠到厂视察。2月12日,四川省委副书记孟东波到厂视察。先后视察蜀锦厂的中央领导有:邓小平、朱德、刘伯承、邓颖超、贺龙、陈毅、徐特立、吴玉章等首长。

蜀锦厂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和职工总数的增加,还应以它的质优而著称。改革开放以后,全厂职工牢固地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把产品质量关,使蜀锦厂先后有18支产品获部、省、市优质产品。质量的提升,效益也不断的提高。随着企业财力和积累增加,工厂投入了300多万元修建了一批职工宿舍、俱乐部、幼儿园等设施,使职工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90年代初期是蜀锦厂的鼎盛时期。

1994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主要购买丝绸制品的欧美客商逐渐将订单转移到巴西和印度,中国出口丝绸大幅萎缩,加上国内宏观调控,银行7次提高贷款利息,企业无法消化高额借款利息,企业从盈利逐步变成亏损,勉强维持少量生产。蜀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不是就没有市场了呢?作为锦里人都知道,并不是国内外不需要蜀锦产品了,而是蜀锦品种不对路,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

为了拯救蜀锦,省、市人大、政协,多次将保护蜀锦,发展蜀锦提上议事日程。政府也根据企业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决定对成都蜀锦厂进行体制改革。2003年,蜀锦厂被成都蜀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兼并,全厂职工一个不留全部与工广鉴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合同。原成都蜀锦厂址被开发商重新修建旅游产品市场。部份职工和主要技术骨干重新组建了新的股份制蜀锦生产企业,即成都市蜀锦工艺品厂。新的企业,转动管理模式。目前工厂通过较短时间重新开发了二十几种具有四川特色的蜀锦旅游产品,蜀锦工人们在新的环境下精耕细作,产品供不应求。通过改制后的企业正茁壮成长,蜀锦之花将会开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新闻

首页| 实用产品|传统蜀锦|蜀绣刺绣|手工挂画|手绣摆件|雅致精品|会员登录|留言|企业介绍|新闻|服务承诺|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878818051@qq.com

网址:www.171819.cn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大庆路2号中开大厦9楼925号,924号......(楚天君临酒店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8-87039322

工作日9:00-21:00

节假日9:00-18:00

蜀ICP备15021475号

添加微信

版权所有:成都市蜀锦工艺品厂   电话:028-87039322   © 2016 www.171819.cn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大庆路2号中开大厦9楼925号,924号......(楚天君临酒店